2024年8月20日星期二

瓊瑤祖父、民國元老:還原一個真實的陳墨西

TUESDAY, AUG 20, 2024

瓊瑤祖父、民國元老:還原一個真實的陳墨西

2016/08/03 來源:新湖南

有媒體報道,陳墨西是因為其孫女瓊瑤的作品風靡全球,享譽海內外之後,他才引起世人的關注,不然早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媒體報道,陳墨西的父親是陳大源,曾任江西九江知府,後來病逝於任上,家道日衰;還有媒體報道,陳墨西病逝於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這些報道究竟是以訛傳訛,還是果真如此?筆者作為陳墨西的堂侄,帶著這些疑問採訪了陳墨西的曾外孫女劉建霞、堂侄陳季春、堂孫陳詩環和陳家世交黃祖同先生。感到媒體所述似是而非,有的甚至完全錯誤。

00:00
00:00
01:31

一、領導秦州起義,成就一生輝煌

1999年,為了紀念陳墨西誕辰130周年,湖南文史研究館出版了由黃祖同編輯的《風範長存》一書,書中收集了陳墨西的部分遺稿和圖片資料,生平傳略以及後人包括其親屬的懷念文章,匯編成冊,意在告慰先賢,教育後人,讓先賢的風範永存人間!

武昌起義後,陳墨西隨孫中山由日本歸來,黃祖同的父親黃鉞已在甘肅進行革命活動,得悉好友陳墨西已返回故國,大喜,立即傳書邀請陳墨西赴甘肅共商起義大計,孫中山、周震鱗、譚延闓等極力贊同。陳墨西欣然應召,於1912年3月6日(農曆正月十八日)趕赴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陳墨西到達後,傳達了黃興致促甘肅早日舉義的意見,與黃鉞再次修訂了起義計劃,於1912年3月11日(農曆正月二十三日)宣佈起義。起義軍擊斃了開槍頑抗的游擊將軍民國元老陳墨西陳華榮玉潤,生擒知州張廷武,起義取得了勝利,成立甘肅臨時軍政府(亦稱秦州軍政府),史稱「隴右光復」。黃鉞任軍政府都督,陳墨西被任命為軍政府秘書長兼教育司司長。秦州軍政府的大部分文牘都出自陳墨西之手,其中《甘肅臨時軍政府、甘肅軍政府和平解決條約》《呈復大總統文》、《陳貞瑞上國務院請願書》均載入《隴右光復記》。

1912年3月19日,也就是秦州起義後的第八天,清政府甘肅省藩司趙惟熙以袁世凱為靠山,投機革命,詭稱起義,成立了一個所謂「甘肅軍政府」(人稱蘭州軍政府),誣衊秦州起義是「爭權奪利,破壞共和」,揚言對秦州軍政府要「大兵壓境,炮彈相見」。我父親、陳墨西等為顧全大局,考慮戰端一起,則玉石俱焚,隴中生靈,難免塗炭,因此採取和解政策,擬訂和平解決條約十四款,派陳墨西、周昆為首席代表,與趙惟熙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協議。事後,我父親宣佈解散秦州軍政府,與陳墨西聯袂南歸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鬥爭。

1981年10月5日,《甘肅日報〉在刊載《秦州起義紀略》一文中,對秦州起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恰當的評價:「秦州起義是辛亥革命時期甘肅乃至西北地區的重要的歷史事件,它的歷史作用應予肯定。」秦州起義是中國辛亥革命運動中的最後一次起義,終收中華民國統一一簣之功。

二、從小文雄於鄉,超齡學子遇伯樂

陳墨西名貞瑞,字墨西,晚年自號潛齋老人,1869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出生於今衡陽縣三湖鎮興隆村。陳大源是陳墨西的祖父,字維之,曾任長江水師湖口炮船廠總辦,江西九江知州等職,官至三品,後來病逝於任上,家道中落。陳墨西的父親叫陳啟稠,字薌頻,授奉直大夫候選通判,藏書萬卷,家教甚嚴。陳墨西從小遍讀四書五經,過目成誦,1890年,參加鄉試,授廩貢生,曾在家鄉創辦一小報,名曰《俚語》,以白話介紹新知,啟迪愚蒙。終以鄉里閉塞,乃北上長沙、南京。

1903年,南京兩江師範學堂(中央大學前身)招生,陳墨西在接受時任該校監督(校長),著名教育家、書畫家李瑞清面試時,出口成章,對答如流。李瑞清微笑著對陳墨西說:「你是大齡學生,年紀只比我小兩歲,本學堂一般不收年齡太大的學生,念你有理學功底,人品端正,是可造之才,我破例特准你入學!」

陳墨西對年長兩歲的李瑞清甚為恭敬,每次見面必行鞠躬禮。1907年,陳墨西畢業,李瑞清又聘請他留校任教兩年。李瑞清對陳墨西有教育和知遇之恩,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陳墨西對李瑞清一直深懷感恩之心。1920年,陳墨西在廣州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咨議兼政治參議官,驚聞老師李瑞清病故於南京,不勝悲傷,特發唁電;得悉李瑞清後人生計艱困,被迫出售家藏古玩字畫多件度日,他心中難安,攜四十銀洋至南京舊日同學伏子明處,托其轉交恩師家屬。1928年至1932年期間,陳墨西被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推薦到中央政治學校教國文。四年執教時間,每年的清明,陳墨西必與汪東等舊日同學相約去南京牛首山上為師長李瑞清掃墓,恭行學生祭拜之禮,並在墓前吟詩填詞,以抒悼念之情。

同時,兩江師範學堂又是陳墨西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搖籃。陳墨西在學校期間同情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黨人的反清活動,革命黨人趙聲經黃興引薦在兩江師範任教員,創建「革命同志會」,陳墨西是最年長的會員。陳墨西說:「南京是我的第二故鄉,和我的關係很長。」

三、政見不合,解甲還鄉

陳墨西自1909年東渡日本留學,經黃興介紹在日本加入同盟會,成為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後,南北奔走,奉獻民主革命,自稱「東西南北之人」。

1912年陳墨西與黃鉞在甘肅領導秦州起義。1913年,陳墨西又受命於黃興、周震鱗在北京暗中從事反對袁世凱工作,長達兩年,對蔡鍔討袁也有極大的幫助。1915年,袁世凱準備復辟帝制,陳墨西受袁黨羽排擠,回故鄉衡陽,在湖南南路師範學堂(今衡陽師範學院)任講習,兼任《真共和報》(又名《啟明日報》)總編輯。1917年9月10日和1923年3月1日,陳墨西兩次被孫中山任命為大元帥咨議兼政治參議官,參與孫中山身邊的機要文案工作。1924年,孫中山帶病赴北京與段祺瑞等談判,陳墨西隨同前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陳墨西重返廣州。同年隨國民革命軍東征,被任命為廣東省惠陽縣縣長。年底,國民黨中央政治講習班開班,共有學員800人。陳墨西是以大元帥府咨議和總政治部顧問的資格來聽講的,是年齡最大的學員。陳墨西的外孫女王璧和外孫王延在《回憶外祖父———陳墨西》一文中曾提到:外公聽過毛澤東和蕭楚女的講課,毛對他很尊重,在課堂上向學員介紹「在座的有革命老前輩陳墨西先生」。學業結束時,同期學員贈送他一副對聯:「群推先覺,勤學不懈」。陳墨西在政講班結識了黃克誠。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陳墨西被任命為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顧問,隨軍北上,吳佩孚從湖南敗退後,陳墨西被任命為湖南省寧遠縣縣長。

1927年4月,國共分裂,陳墨西與國民黨當局政見不合,尤其是得悉蕭楚女先生被殺的消息,陳墨西心中極為悲痛,藉口「家母過世,回家鄉守孝」,脫離了軍政界。從此,這位辛亥革命先驅、民國元老、民主革命家陳墨西就以教書為生。

四、隱居鄉里,憂國憂民

1944年夏,侵華日軍大舉南犯。是年7月,衡陽失陷。10月,日寇在渣江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七十五歲的陳墨西目睹日寇暴行,義憤填膺,命其長孫陳繼佛在其居處堂屋上畫一巨幅中國地圖,長約四米,寬三米,並親書「此乃中國之大好河山,凡我黃胄須誓死捍衛之」。黃祖同先生說:「1999年,我編輯《風範長存》一書,兩次去蘭芝堂採訪時,這副地圖在牆壁上還清晰可見,陳墨西的愛國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當地的鄉親擔心陳墨西之安危,勸其作罷,而陳墨西堅持已見並慷慨陳詞地說:「我已年老,不能力御外寇,然能口誅筆伐,以泄我憤,死也無憾。」寥寥數語,浩然之氣,震撼天地,令人敬佩不已。數日後,日軍數人闖入其宅,並用刺刀洞穿其大門數處。陳墨西又和墨濡筆大書:「此扉可作巴黎油畫觀」九字於其上,眾皆瞠目結舌,而陳墨西仍泰然自若。不數日,一日本軍官率士兵多人復來,破門而入,陳墨西正襟危坐,怒目而視,繼而以日語斥責,日本軍官諾諾而退,並書一告示於門外:「日軍官兵不准入內。」事後當地百姓認為是奇聞怪事,奔走相告。陳墨西以不懼日寇、大義凜然的浩然正氣,竟使虎狼成性的侵略者,望而生畏。1945年,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舉國同慶,有人要陳墨西將損壞的門扉加以修整,陳墨西婉言拒絕,並解釋說:「此門頁要永遠保存下來,告誡後世,勿忘國恥。」

五、終生不言利祿,晚年黃克誠相助

周震鱗先生稱讚陳墨西「是一個只講做事,不看重金錢的爽快人」。陳墨西先後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咨議兼政治參議官,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顧問,廣東省惠陽縣縣長,湖南省寧遠縣縣長等職。他近墨而不黑,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卻又樂善好施,因此家中無甚積蓄。但每當生活陷入困境時,總有朋友鼎力相助。

1928年年底,戰事頻依,物價飛漲。陳墨西家中人多田少,教書收入微薄,實在難以維持。迫不得已,陳墨西給在南京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的譚延闓寫信求助。譚是陳的同鄉老友,念及舊誼,回信邀請陳赴南京。譚延闓準備安排陳墨西去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司長或督學,陳墨西不願意做官,坦誠地說:「做官非吾所願,我還是想教書。」於是,譚延闓寫了一封信,推薦陳墨西去中央政治學校教國文,月薪尚可,一家人不愁吃穿。

1932年秋,譚延闓已辭世年余,陳墨西在中央政治學校中受陳果夫、陳立夫勢力的排擠,被迫辭職,生活再次陷入困境。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魯滌平是陳墨西多年至交,得知他的窘境時,邀請他去杭州,任命他為浙江省省政府顧問、參議。陳墨西在浙江杭州的兩年時間裏,時常徜徉於西子湖畔,以詩文自娛,作《癸酉述懷詩十首》以明其志(此詩是1999年陳致平從台灣寄給黃祖同的,現附在《風範長存》一書中,有詳細註解,通過註解可以了解他此前的人生經歷)。有「滄海頻驚新鬼大,桑榆日感故人稀」;「努力雖知無壯老,入時面目總全非」之句。悠悠浮雲,歷歷往事,令他感慨萬端。

1934年,魯滌平調往南京,次年初病逝。陳墨西此時也離開浙江去了北平,因為他第二個兒子陳致平(瓊瑤的父親)在北平教書,他在北平住了一年。1936年春天,六十七歲的陳墨西操辦完兒子陳致平和兒媳袁行恕的婚禮之後回到故鄉衡陽,教書育人,再未遠遊。

黃克誠相助,晚年幸福。1950年,陳墨西還在老家辦補習班,勉強可以餬口。1951年,沒有一個學生讀書,他就沒了收入,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女兒早已去世,家中也無積蓄,生活困難,實際餓了兩三天飯。自我感慨:華廈神州從春秋戰國開始,八十以上月有饋肉,九十以上日有酒肉,我服務社會六十年,如今衣食卻無著落。但他心中依然理解剛剛建國,百廢待舉。於是,他只好作詩寫信給昔日老友,「不知肉味常三月,莫接膏光已二年」,請求接濟。但老友們自己也是捉襟見肘,愛莫能助。後來,他的老朋友劉勁先勸他給時任湖南省委書記、湖南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黃克誠寫封信,希望黃克誠能念當年在廣州中央政治講習班同學的情誼上給自己一些幫助。1952年的立春日,陳墨西給黃克誠寫了一封信:一是重敘友情;二是希望黃克誠能助一臂之力,幫他度過生活難關。

黃克誠認為陳墨西是一位傾向進步的辛亥老人,今日生活困難,理應得到照顧。同年夏,陳墨西被聘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每個月有74元的固定月薪,解決了生活困難。陳墨西的堂孫陳詩環跟我說:「大爺爺晚年經常念叨,黃克誠講感情沒有忘記他這個忘年交,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有人情味。」不但黃克誠沒有忘記陳墨西這個辛亥革命先驅,而且後來的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民革湖南省委負責人謝晉也都惦記著他。1953年,他們兩人先後致信陳墨西先生,勉勵他為建設新中國發揮餘熱。

陳墨西耳聞目睹中共興利除弊的各項方針政策,深得民心,非常興奮地說:「孫中山先生所想做的,共產黨都已付諸實施。老夫躬逢盛世,死無憾矣。」

耄耋之年,參政議政。1949年陳墨西受聘為衡陽縣縣誌編撰委員會主任委員,後又當選為衡陽縣政協委員。1953年,陳墨西擔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湖南省文史館館員,並相繼當選為湖南省第一、二屆人大代表。他在擔任湖南省第一、二屆人大代表期間,除了參加代表大會之外,經常到陳家祠堂(現在叫官埠中學)等附近學校調研,對困難學生他都捐助學費,不讓小孩輟學。他的堂孫陳詩環心懷感激地說:「我讀書的學費都是大爺爺(陳墨西)出的。」而且他還經常以省代表名義向各級政府反映農民的疾苦和心聲,直言敢諫,揭露「浮誇風」,要求拆食堂等,深受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但也因為此,1959年,陳墨西被劃入「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之列,由於年事已高,沒有受到衝擊,生活待遇也未取消。1960年5月23日,見證了清朝、民國、新中國三代更替的陳墨西在故居「蘭芝別墅」駕鶴仙歸,享年91歲。陳墨西去世後,當時的衡陽縣政府將陳墨西祖輩遺留下來的和他自己收藏的書籍和字畫,以及他的《潛齋文集》六卷、《詩存六卷》、《隨筆》二卷、《大學新義》一卷等手稿,還有友人寄來的書信等全部沒收(沒開任何收據),共有十三擔。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書籍和字畫都沒有得到妥善的保管,現在已杳無蹤跡,蕩然無存。而且陳墨西在自己去世之前,曾經將一皮箱的字畫等珍貴物品存放在衡陽市的外孫女王璧家裏,後來也被人搜走。1989年,瓊瑤回故鄉衡陽探親祭祖時曾向衡陽市有關部門提出「物歸原主」的要求,但後來也不了了之。

六、傳承船山思想,致力教育事業

陳墨西深受王船山這種歷史責任感的影響,畢生推崇王船山學術思想,潛心於王夫之之研究,曾著有《關於王夫之學術思想之探討》,原稿近兩萬字,省文史館有存稿。1909年,為了紀念王船山誕辰290周年,陳墨西寫了一副對聯:「湘水衡雲留正氣,楚辭孤竹證同心」。1982年王船山故居修繕一新,對外開放時,這副對聯與陶澍、唐鑒等先哲的對聯一起懸掛在那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1954年12月,蘭芝堂的親人用竹睡椅抬著八十五歲的陳墨西兩次專程去曲蘭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和大羅山墓地考察,在當地召開幹部群眾座談會,走訪船山後裔和當地老人,尋求史實,商討保護船山故居及墳地的辦法。回家後伏案工作十多天,寫了近三萬字的《王船山故居沿革及墳墓》的調查材料,提出了「王船山故居之保護,要以湘西草堂為重。因為草堂為王船山終老之地,且自前清道咸以來,經陶澍、唐鑒諸名人之題贊,湘西草堂已名聞全國」,還提出「在船山墓廬附近宜成立船山圖書館」等整修和保護王船山故居墳墓的建議。並在湖南省人民代表大會上提交「保護船山故址」提案,被登記為五五八號。陳墨西的堂侄陳季春飽含深情地回憶:「當年為了趕時間寫這個提案,堂伯可謂廢寢忘食,我和父親都在幫忙,父親負責謄抄,我負責磨墨。」後來,這份調查材料經其堂侄陳稹整理,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船山學社聯合主辦的《船山學報》1985年第1期上發表,對研究船山遺蹟,很有參考價值。

後來,湖大教授馬宗霍也來函,稱:「先生提議恢復湘西草堂,某極表同情,不惟草堂,即高節里大羅山船山所葬之地,某十餘年前親往拜謁,顧墓廬雖存,墓地已有崩剝之象,其時某嘗向當道談及,請加整飭,竟尤注存之者,此次若得與草堂同加修理則一舉兩成,尤勝事也。」

1955年2月18日,省文化局在答覆陳墨西這一提案時認為:「船山墓廬附近目前無條件成立圖書館,可將今年新成立的衡陽圖書館更名為船山圖書館以資紀念。」3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衡陽市船山圖書館,4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

陳墨西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從二十五歲起就以教書為業,先後在北平、武昌、九江、杭州、南京、甘肅等地教書;也在故鄉衡陽的湖南南路師範學堂(今衡陽師範學院)、省立高中、省立衡陽女子中學師範部、衡陽市二中、衡山南嶽女子中學高中等學校任教。陳墨西在一生的教育事業中,積累了寶貴的教學心得。他認為:中國舊學,最先完善者道德,最精深者哲理!他提倡「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婦言順,與朋友言信」。「學年俱進老至不知,社會革新群推先覺」,這是陳墨西晚年寫在蘭芝別墅大門上的一副對聯。陳墨西一生不但致力於教育事業,而且一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

陳墨西以詩書傳家,代代出人才。現在以陳墨西、陳致平、瓊瑤、陳懷谷祖孫三代人為代表的衡陽縣三湖鎮興隆村陳氏家族已被列為衡陽市「十大名門」之一。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zx2zdR.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什麼是“灰洞”?

什麼是“灰洞”? 它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重力方程式中的一個解。在此方程式中有兩種奇點的解,一種是“黑洞”,它只能進不能出;另一種為“白洞”,只能出而不能進。1975 年,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 (Stephen Hawking) 發表了黑洞可能“蒸發”的理論,因為黑洞事件地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