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通過蟲洞時間旅行靠譜嗎?

作者:周哲

時間旅行可行嗎?在理論上確實可行,就是通過蟲洞,不過真想實現還是挺困難的,各位聽我慢慢道來。

時間旅行這件事兒很早就有人幻想了,在科學中最早出現的依據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發現時間似乎只有一個方向,就像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一樣,只增不減,象徵着時間一去不復返,可是相對論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獨立的標尺,運動的速度特別快,接近光速了,或者在強引力場下,那在別人眼中看到的時間就會變慢,我們自己是感覺不出來的,所以才會有雙生子佯謬。

比如說哥哥去太空飛行了,回來之後哥哥可能比弟弟還年輕,這件事兒是真的,已經經過科學實驗原子鐘驗證過了,可以實現。於是人們最早是有了這樣一個假設,就是假如一個人可以光速飛行,那他的時間就應該是靜止的,如果再快點,超光速了,那時間就會倒流,他看到的世界就是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的,人都倒着走,越活越年輕。但是這件事兒相對論告訴我們不允許,有質量的物體是不能被加速到光速的,這件事兒也是經過實驗驗證的,就是粒子對撞機,人們可以把粒子的速度加速到光速的99.999%,但是無論再增加多少能量,都不能超過光速。所以對於人來說那就更不可能了,這條路行不通。但額外說一句,其實相對論不是不允許超光速出現,而是不允許有質量的物體被加速到光速。如果有粒子天生就是超光速的,那它也不允許降到光速以下,相對論限制的是這個事兒,雖然具體有沒有這種粒子還不知道,但是名都起好了,物理學家索末菲把它叫做快子。光速以下的粒子我們生活當中的粒子都可以叫做慢子。

後來人們又發現,根據廣義相對論,我們周圍的引力越大,時空彎曲的越厲害,那麼時間也會走的越慢,如果引力無限大,那時間就會靜止,有沒有這個地方呢?有,就是黑洞。最早就是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西根據廣義相對論給出的一個解,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就是一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它很開放,給出不同的條件得到的解是不一樣的,一般就是人們通過不同的邊界條件,得出一個解,然後再去賦予它物理意義。史瓦西黑洞就是這樣一種解,它的物理意義就是中心存在一個奇點,引力密度無限大。奇點被一個叫做事件視界的曲面包裹着,事件視界的半徑叫做史瓦西半徑。事件視界面上的光子對無窮遠處的黑洞外部觀測者來說是看不到的,相當於被無限紅移了,這個視界面又稱作無限紅移面。然後史瓦西半徑處叫做事件視界,這個面叫做無限紅移面。就是說只要站在無限紅移面上,別人看你的時間也會靜止,這點人們也是很明確的。但是事件視界內部具體是什麼結構,包括奇點是什麼結構,這人們就不是很清楚了。到現在物理學中也有很多種說法,不過我們慶幸的是黑洞已經被人們捕捉到了,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兩張黑洞照片了。人們目前就只知道黑洞不停的吃東西,具體這些東西吃哪去了不知道,當時也沒有更好的解釋 。

1930年愛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羅森又給出一個解,他們通過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給出一個模型。如果時空強烈彎曲,比如說我們可以把四維時空彎曲一下,讓這兩個點靠近,如果這兩個時空點處再存在一個時空隧道,那人就可以通過這個隧道瞬間轉移,甚至回到過去。於是這二位就發表了一篇論文,人們就把連接這兩個不同時空的隧道叫做愛因斯坦-羅森橋,像是一個橋一樣。但愛因斯坦羅森橋並不是中間的這個管子,而是圖中的管壁,因為這個平面就是我們的四維時空,我們要想通過隧道只能走管壁,中間就是更高維的時空了。這東西好啊!最早這種概念只在科幻小說中出現啊,這下好了,愛因斯坦帶着頭說可以穿越,大批量的科幻家作可算是有素材了,後來又是惠勒給起了個名,叫作蟲洞,wormhole蠕蟲洞。但其實愛因斯坦在論文裏就明確指出了,愛因斯坦羅森橋只是理論模型,不可以實現。為啥呢?因為按照這個模型,人要想通過蟲洞必須要超光速,這件事兒愛因斯坦是接受不了的,相對論也不允許,所以還是行不通。但這個時候在科幻作品中早都行得通了,人們高興的不得了。

再後來到了1964年蘇聯的一位物理學家叫做諾維科夫,他又根據史瓦西解給出了一個和史瓦西解相反的解,史瓦西黑洞只進不出,諾維科夫的解只出不進,也就是白洞。這個解再次給了物理學家靈感,美國有一位宇宙學家叫做卡爾薩根,他同時還是一位科幻作家。有一天他突發奇想,黑洞只進不出,白洞只出不進,那黑洞的另一側會不會就是白洞呢?於是一個完整的模型就出現了,黑洞吃東西,通過蟲洞傳輸,從白洞吐出來。在理論上就相當於是把三個模型聯繫在一起了。不過在現實中我們就只發現了疑似黑洞,蟲洞和白洞到目前還都沒有發現。

但人們有很多猜測,比如說有人認為宇宙大爆炸就是一次白洞噴發,還有人認為說2006年發現的伽馬射線暴就是白洞引起的,但都沒有經過證實。卡爾·薩根自己有點不敢確定這個模型行不行得通,於是他就去問當時專門研究廣義相對論的一位好朋友,就是吉普·索恩,索恩聽說之後表示這個想法很不錯!正好他最近正研究蟲洞,應該存在不用超光速就可以穿越的蟲洞。於是在1980年左右,薩根就寫了一篇科幻小說叫做《接觸》,1985年出版,1997年還拍成了同名電影,你看《接觸》裏人就是通過蟲洞時空旅行的。後來2004年索恩自己指導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在裏面時空旅行是通過黑洞卡岡圖雅。

索恩對蟲洞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發現實際上有兩種蟲洞在理論上可以穿越,一種是歐幾里得蟲洞一種是洛倫茲蟲洞。這兩種蟲洞大家在科幻作品中應該都感受過,歐幾里得蟲洞又叫做瞬時蟲洞,就是假如存在一個歐幾里得蟲洞,人一進去,就會瞬間在另外一個時空點出現。這個過程是感受不到時間流逝的,或者說經歷的是虛時間,就是瞬間轉移。而洛倫茲蟲洞是能感受到從進入到傳輸的這個過程的,也就是要花費真實的時間。但是歐幾里得蟲洞並不是很穩定,只能短時間存在。而洛倫茲蟲洞在特定條件下是可以長時間存在的,蟲洞可以打通兩個時空點,進去就可以時空旅行,空間和時間可任意選,甚至回到過去,在理論上都允許。

既然時空旅行可以通過蟲洞來完成,那麼如何製造蟲洞呢?理論上在宇宙大爆炸初期會留下一些原初蟲洞,就像原初黑洞一樣,但是目前還沒發現。要想人工製造蟲洞我們需要大量的負能量。不是情緒低落的負能量,而是負能物質。負物質也不是反物質,反物質是具有正質量的,負能物質具有負質量。這是我們生活中想像不出來的。如果存在負質量物體,我們推它一把,它的作用力就是相反的,它會向相反的方向跑。雖然負質量物質有沒有還不知道,但是負能量的確是存在的,在物理學中有一個卡西米爾效應,說的是真空中兩塊相近的平行金屬板之間會存在莫名其妙的壓力,這個壓力的來源就是負能量。具體如何製造大量的負能物質人們也不是很清楚,而且想要維持一個蟲洞需要超級多的負能物質。根據物理學家推算,一個半徑1cm的蟲洞需要地球質量這麼多負能物質!如果想要人能通過的蟲洞還不能正好是人的大小,蟲洞會具有相當大的負壓力,表現出來就是張力,瞬間把人甚至是原子都撕碎。如果想要原子不被撕碎至少需要蟲洞的半徑在1光年開外。那可想而知需要多少負能物質,整個銀河系都不夠。

綜上所述,時間旅行雖然在理論上可行,但是目前還無法實現。但人類的目標一直都是星辰大海,沒準哪天就實現了呢!如果可以時間旅行,你最想去何時何地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十月革命禍害全人類 列寧實行殘酷獨裁暴政(圖)

看中国 Vision Times 搜索 首頁 最新 熱點 推薦 記者 專欄 原創精華 名家園地 會員專刊 近期排行 本週排行 最多回复   大陸 大陸時政 觀點評析 社會百態 中國人權   官場 動向 中南海 內幕 官吏 評析   美國 美國社會 華人資訊 時事 科技 紐約新聞 ...